一、激光束引雷裝置激光束通過空氣時,如果激光的強度足夠,可以使沿光束路徑的空氣產(chǎn)生電離,從而增加了通道的導電*。以此來定向引導雷電。由于激光束的可控*好,作為主動截雷或引雷的手段是比較理想的。
二、火箭引雷這是目前人工引雷比較成熟的辦法。即用小火箭牽引一條金屬絲直接發(fā)射到雷云中。但是,由于人工觸發(fā)的雷擊是“催熟”的雷擊,記錄到的雷電流的幅值都比較低。它目前主要用于雷電參數(shù)的研究,用于避雷尚嫌代價太高。
三、水柱引雷美國海軍曾用深水激起的水柱成功的引發(fā)了雷擊。按照這個思路,現(xiàn)有人在研究用高壓水槍引雷。水柱引雷成本比較低,但是,水柱的射程有限。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改進噴咀的形狀,并采用脈動加壓的方法以提高水柱射程。
四、放射性避雷針在截閃裝置端部預先裝上有放射*的物質(zhì),使空氣發(fā)生電離從而增加攔截利率。避雷針的供應商稱,由于避雷針端部放有鈷、镅放射同位素,避雷針的有效高度大大提高。但實際上,理論分析說明,這類放射同位素由阿爾法粒子引起的電離的范圍只在約數(shù)厘米的范圍內(nèi),故對“增高避雷針高度”毫無意義。實驗室中的對比試驗表明,相同高度的普通避雷針和放射*避雷針落雷的概率并無顯著差異。
五、與構架絕緣的外引接地避雷針對于高聳的構架或設施(如航天飛機的發(fā)射擊架、軍用天線、微波塔等)的避雷,有的采用獨立的避雷針保護。有的直接將避雷針(或截閃的端子)安裝在被保護的構架上。為了免除截閃器與被保護物在電氣上聯(lián)結在一起帶來的麻煩,用絕緣的構架把截閃器與被保護的構架分隔開。截閃器用多根拉線外引單獨接地。
六、排閃器這是與常規(guī)的截閃器思路完全相反的一種避雷裝置,即設法將雷擊“拒之門外”。法國電力公司的雷納第實驗室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在長空氣間隙中的高壓電極下方放置一個大的金屬球體,則先導放電經(jīng)常繞開金屬球而對地放電。所謂無源的排雷器,就是想利用這種現(xiàn)象,使被保護端的電場盡可能均勻,以免受雷擊。
七、消雷器制造商介紹它是一種利用自然電場產(chǎn)生電暈電流去中和抑制雷云的發(fā)展,使之不能發(fā)生對地閃擊的裝置。如果這種裝置的能可靠,它將從根本上消除雷害。
八、主動式避雷針據(jù)廠家稱,這種產(chǎn)品能夠隨大氣電場變化而吸收能量,當存儲的能量達到某一程度時便會在避雷針尖放電,尖端周圍空氣離子化,使避雷針上方形成一條人工的向上的雷電先導,它比自然的向上的雷電通道能更早地與雷云的向下雷電先導接觸,形成主放電通道。這樣,一方面可以使雷云向該避雷針放電的幾率增加,相當于避雷針的保護范圍大,或者相當于將避雷針加高。據(jù)廠家介紹,由于人工先導的發(fā)出,相當于避雷針的高度升高3至6倍;另外,由于人工先導使放電提前發(fā)生,即把未完全成熟的雷云提前放電,這樣就能使雷閃的強度減弱。IEC研究過有關這類避雷裝置,但都沒有作出明確的決定,即既不否定,也不肯定,只是呼吁各國科學家對這類避雷裝置作更深入的研究。